奋斗路上,如何选择自己的对手、同伴和榜样? - LeeFang

个人生活感悟分享

奋斗路上,如何选择自己的对手、同伴和榜样?

“如果你要往前走,请选择好自己的对手、同伴和榜样。”

这几天在和很多人吃饭,聊了很多,想了很多,在觥筹交错中思索四年人际关系所得。

想起自己上大一的时候听说过一句话:“如果你要往前走,请选择好自己的对手、同伴和榜样。”

四年过去了,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找到了他们,但我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摸索到了自己与人相处时合适的距离、分寸以及选择的标准。

今天想和大家聊的就是我自己对于“对手”、“同伴”和“榜样”的理解。我并不是给出一个绝对的标准,只是谈谈自己这几年的一些小想法。

毕竟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,方法论也不适用。

   01   

  “谨慎地选择你的对手,  

  因为你会变得越来越像他(她)。”  

我不知道其他人对于“对手”这个词是如何理解的,但绝对各不相同。有的之间有直接的利益冲突,有的只是暗暗较劲儿。

在学校的时候,大家的比较其实也比较“虚”,比如“我的绩点比你好”、“我的体重比你轻”、“我的女朋友比你的漂亮亮”、“我的文章写的比你好”...

出了社会之后,心里衡量的东西就渐渐实在了起来,比如“我的职位比你高”、“我的老公比你有钱”、“我的收入更多”、“我的孩子上的是更名牌的小学”...

人生中充满了形态各异的比较,一旦我们总是和某一个人比较,我们就有了对手。

有次在一个互联网分享会上,“才华有限青年”的主编杨乐多说了一句让我印象蛮深刻的话:

“谨慎地选择你的对手,因为你会变得越来越像他。”

她说她们在做公众号的时候,有时候太刻意地去标齐同类,挖空心思去研究对方的选题,结构等,后来有天忽然发现,自己的号竟然的变得和“对手”越来越像了。

很难说清楚,当我们把心思都放在“超过某个人”时,是变得越来越好了,还是越来越不像自己。

说实话,我是一个习惯性给自己树立“对手”的人。我以前特别喜欢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,比如我要超过xxx或者在什么方面打败xx,忽略的一点是,我所看到的对方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对方,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构想。

因为你只看到他们的结果,并不知道他们完成的方式。而人很容易被误导从而失去自己原来的节奏和轨迹。

好的对手可以让你在压力里成长地更快,但小心,你不要将“打败对方”作为第一目标,否则只是一种自我偏离和局限而已。

   02   

  “寻找让你觉得舒服的同行者,很重要。”  

每个人对于“舒服”的定义不同,有的人需要找与自己类似的人以求共鸣,而有的人喜欢找一些不如自己的人来满足那些脆弱的自尊心。

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人,我建议你寻找那个“大于等于自己”的人。

前行的“同伴”在我看来是比普通的朋友更难得的存在,因为他们对我们而言的意义以及不仅在于日常生活的陪伴和闲聊,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相互慰藉。

想起学妹H以前常常和我起她一同复习的朋友,朋友常常和她一起逛街吃饭聊分享好看的衣服的链接,却悄悄地关注起自己的豆瓣书单和影单。

编辑专业的同学可能知道一个词叫做“阅片量”,就像我们中文系所在意的“阅读量”一样,大概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涉猎广度。

H很困惑,朋友白天和自己一起玩,晚上问她去干什么,她说没什么,其实悄悄地刷片刷剧本(刷就是看的意思),偷偷用功。

学妹H告诉我,她其实明着说去看电影也没关系啊,我们还能一起交流。

这种女生之间,特别是学霸之间暗自较劲地心里我太能理解,但或许并不是同伴之间太舒服的相处方式。

同伴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呢?

个人建议是:与自己的步调、节奏、品味相当的人,并且是一个乐于分享,包容且善良的人。

如果你真的把一个人当作同伴,当作想要一起进步的人,那就需要真诚地邀请对方和自己一起变好,允许并帮助周围人也越来越好,其实是一种自我成就。

   03   

  关于“榜样”或“偶像”  

  “有时候距离和幻想,能产生无穷的能量。”  

首先我想先说明一下,这个“榜样”或“偶像”是很严肃的说法,不是单纯地pick一个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,而是那些你真的愿意一直追随并相信的人。

很多人知道我喜欢Lana Del Rey,是哪种喜欢呢?

是她出的歌我都会去买去听;

她的mv我都会悄悄躲在被窝里看,并看到流泪;

我一点要去现场喊她的名字到嗓子沙哑;

我要和我爱的人在公路上开车放她的歌,或许婚礼和葬礼也放;

我想把她唱过的句子纹在手臂上;

我把她歌里的天真、潇洒、浪漫和忠贞看作私人宗教;

我爱她从高一到此刻到未来的某一个时刻;

我把她当作一个天使、艺术家而非简单的歌手。

但我不想太靠近她,成为她,一点都不想。

很奇怪吧,但我如果真的特别把一个人当作我的榜样或者偶像,我是不太想靠近对方的,因为我害怕期待破灭,我宁愿让距离和幻想自我满足。

我需要一个在精神里可以和我对坐相谈的人,哪怕对方永远不认识我,也不会过时,不会被这个时代的造星工业和夸张标签弄得面目全非。

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,几年前我很喜欢一个写东西的博主,觉得她好厉害,直到后来进入圈子,认识了一些共同的好友,才知道她很多文章都是洗稿来的,而且本人也不像我想的那么好,当时就整个人都特别地沮丧,觉得自己曾经一直相信的感觉破裂了。

把希望寄托在人身上都是不牢靠的,“光环”这种东西,是有一定距离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的。

我有的同学喜欢张国荣,喜欢三岛由纪夫,爱辛波斯卡和谷川俊太郎。他们相信那些死去或者遥远的人永垂不朽,并且放心地把自己的精神和信念靠在对方身上。

个人建议你找一个遥远的人,最好是那种遥远到接触不到的人,因为这样你不容易失望。

分享